智能时代来临,艺术领域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11月24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郑达院长,为我院艺术与科技专业师生带来了一场以“智能时代的‘自主性’艺术”为主题的学术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探讨关于计算、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创意叙述,以及机器艺术中关于机器创造力的问题;分析机器生成的作品中艺术家的两部分功能:自身作为元艺术家,赋予机器以艺术家的身份,使机器成为创作机制的构建者。根据机器学习系统的组成,将从训练过程和评估功能、建构模型和机器以及数据作为编码这三大部分来阐释,从事机器学习艺术的艺术家们如何处理这些系统的高度自主性,并找到方法让它们适应自己的审美需求。
首先,由罗主任向大家介绍主讲教授,郑达院长跨媒体艺术家,低科技艺术实验室(Low Tech Art Lab)创立者。作品获得英国 “The 2017 Lumen Prize” 互动艺术大奖,“2018 第三届王式廓奖”艺术奖得主。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艺术系访问学者和韩国首尔 CPI 研究员。艺术工作聚焦于艺术与科学的跨媒体互动艺术,其创作轨迹焦距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交错点的探索和实践,包括游戏艺术、互动艺术、机械装置、媒体剧场等。创立的“低科技艺术实验室”专注于当下媒体文化和跨学科的融合,基于电子虚拟环境的艺术实验,探索光与运动的交互、机器视觉系统的算法美学,以及可计算媒介的装置艺术的感知系统。
郑院长以20 世纪 50年代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元胞自动机,及上世纪英国数学约翰·康威于 1970年提出一种元胞自动机,Game Of Life简称生命游戏为切入点,谈到康威生命游戏实际上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游戏,而是一种数学模型,通过简单的规则,模拟出生命的繁衍和演化,剖析了规则的随机数据与生命游戏装置之间的关系。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思考的转化过程,从研读论文、跨学科实验性创作、当下艺术生产模型、机器学习系统和具身系统(行为美学)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在艺术自主性方面,郑院长抛出大多艺术与科技专业学生较迷茫的问题“视觉艺术范畴里自主性的面对一个新的学科如何去学习?”并给出了解答。提出在绘画有边界,雕塑有空间的物理世界中,传统的7个专业与科技的结合一定程度的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
智能时代怎样去感知艺术?我们的综合感官是否可以被量化?机器和人如何沟通?机器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当下艺术家和设计师应当思考的问题。那么在机器自主性后,输入输出处理的过程变成了艺术,互动媒体设计亦是如此,不仅具备行为美学同时也具备系统美学属性。“互动媒体设计”准确的说应该是可计算媒体设计或可计算媒介,它是跨学科艺术+系统美学+行为美学+实验室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国外某知名艺术高校拥有跨学科设计24个媒体实验室,智能时代我们的设计对象和系统改变了,从传统的设计基础到设计思维,转变为计算的设计,比较重要的是date(数据)。更多的设计公司实质是一个数据公司,是运用数据驱动设计。
因此,在机器人与物联网时代,以社会为导向的设计对象,不仅要会使用工具还要会制造工具,具备批判性思考才能有时空感,能提出创造性立场和艺术理解才能被称为艺术家。艺术家的深度要具备问题意识和知识分享的能力,因此在我的许多创作中最终会以输出论文的形式来反思实践创作设计,用研究的方式做设计,通过知识产权的设计分享将技术版权化。
郑达院长还分享了自己多个个展的智能互动装置作品及不同的展演表达方式,不同场域展演的现场与形式会有所变化。特别提到运用风、水自然元素混合后形成驱动灯光等视觉元素变化的音画互动装置。
讲座后,我院学生和教师与郑院长就艺术与科技专业相关教学问题进行了交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规划及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同时也谈到,艺术与科技专业是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要提升一定的自主性创作能力,在创作过程中的自我决策和创新能力,使艺术作品在保持独特风格的同时,又具有不可预测性和无限可能性。这一新型艺术形式,既体现了科技进步给艺术创作带来的巨大变革,又展示了人类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未来的艺术将更加注重机器与人类的协同创作,共同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讲座结束后,郑院长与艺术与科技专业师生合影。
(文字:罗雪 摄影:路知力 审核:王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