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企拓岗促发展——王梦林院长携我院教师赴湖北省图书馆文创中心、昙华林楚汉造物文创艺术空间开展市场调研活动
日期:2025-04-29  发布人:艺术设计学院  浏览量:7

4月29日,王梦林院长携我院罗雪主任、周莉主任、赵媛主任湖北省图书馆文创中心、昙华林楚汉造物文创艺术空间,开展调研及访企拓岗活动旨在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实践与就业平台,同时深入了解文创市场发展趋势,推动相关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image.png

踏入湖北省图书馆文创中心,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映入眼帘。产品巧妙融合湖北地域文化、历史典故以及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从印有古代典籍图案的笔记本,到以楚地文物为灵感设计的书签、文具,再到具有湖北特色建筑造型的工艺品,每一件都独具匠心。调研团队成员细致观察产品的设计细节、材质工艺,深入了解其创意来源与文化内涵。

image.png

工作人员介绍,文创中心组建了专业的设计团队,同时广泛征集社会创意,确保产品创意的多元性与创新性。在产品开发前期,会深入研究馆藏资源与市场需求,精准定位目标受众。由于消费者对具有文化深度、实用价值且价格适中的文创产品接受度较高,同时结合线上线下协同的销售策略拓宽销售维度。

image.png

楚汉造物文创艺术空间创始人石秀和活动策划运营负责人翟莎莎,带领大家对市场内的各类文创店铺进行了实地考察。介绍了融合了楚汉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爆款文创产品、楚汉造物艺术共享空间、以及昙华林古城墙公共空间的小型文化活动等。

王梦林院长谈到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犹如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矿山,每一个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传统节日等都是其中闪耀的瑰宝。在文创产品商业化过程中,要警惕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文化价值的现象。避免过度商业化与文化符号表面化,要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协同发展,需在产品研发中平衡艺术性与市场性。设计者应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符号背后的哲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将其转化为适应现代生活的表达方式,避免产品流于表面。

罗雪主任介绍了学校在文化创意、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及学生的实践成果,表达了希望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意愿。翟女士分享了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指出当前文创产业正朝着数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对人才的跨学科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他们肯定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并表示愿意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以及参与实际项目的平台,同时希望与学校在课程开发、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此次访企拓岗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实际工作场景、提升专业技能的机会,也有助于学校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未来,艺术设计学院将继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积极开展各类访企拓岗活动,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文稿|艺术设计学院

拍摄|艺术设计学院

初审|王昆

                                                                                                     校审|樊飞阳

审核|文宇良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