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曾说:“爱好即获得知识的第一步。”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说道:“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教育家夸美纽亦提到:“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解决学生学习的根本。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书写工具,通过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书法》课程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专业特色课,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审美力、感知力、创造力和鉴赏力,它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艺术设计学院王军平老师具有丰富的《书法》课程教学经验。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王军平老师使用如下五种策略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
一、目标导入、激发兴趣
目标导入的目的是承上启下、激发兴趣,让同学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在班上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很多同学都是零基础开始学书法,而且对学习书法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于是,老师提出一个要求:“学完书法课,同学们在这个寒假期间要给家里写一副春联贴在大门上。大家不要有心理压力,只要在课堂上抓紧时间并遵循科学的学习方法,是能达到这一目标的。”接着,老师将前几届同学的结课作业图片通过投影的形式放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看完之后,对书法学习的兴趣逐渐激发,对春节能给自己家写一副春联的目标也很期待。
二、多元教学、培养兴趣
教学铺垫完毕,紧张的学习开始了。从握笔姿势开始,老师指导同学们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从基本笔画练习、偏旁练习、单字练习到多字练习,从临摹到创作,从书法基础知识的了解到字法、笔法、墨法、章法的深入学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日益高涨。在教学上,通过讲解、示范、问答、点评等多元教学方法,最后全班同学都能达到用楷书或者隶书创作一幅书法对联的水平。作品完成后,老师又给同学们示范盖印、熨平作品等知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图1 学习执笔
图2 笔法示范
图3 修改作业
图4 指导盖印
图5 书法练习
图6 创作示范
三、作品展示、提升兴趣
同学们完成结课作业后,老师将同学们的结课作业放在阳光展厅进行展览,或者在教室里进行张贴展示,并对同学们的作业逐一点评,同学们的兴趣得到进一步提升。
图7 作品展示
图8 作品展示
图9 作业讲解
四、参加展赛、巩固兴趣
为了巩固同学们学习书法的兴趣,老师鼓励同学们参加一些专业展览和比赛,并进行课后辅导。例如,在湖北省教育厅和文化厅举办的第三届“学院空间”青年美术作品展中,王军平老师指导的学生获得了学生组银奖和优秀奖。
图9 课后辅导
图10 课后辅导
图11 指导学生参赛作品
图12 指导学生参赛作品
五、拓展学习、延伸兴趣
教已止而学未尽。课堂学习结束了,但是老师要求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书法艺术的学习不能停止。同学们纷纷表示会在课后继续坚持学习书法,并会在春节时给自己家里书写一副春联。这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从课堂延申到课后,从当下延伸到将来。
综上所述,王军平老师在《书法》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激趣”的五种教学策略,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潜能,实现了同学们从零基础到作品展示的飞跃。
教师简介:
王军平:副教授、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主要承担《书法》《艺术概论》等课程的教学,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1项,出版有《装饰基础》《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国画》《兰亭序精讲精练》《九成宫碑精讲精练》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曾参加“湖北省首届教师书法大赛(获一等奖)”等专业展赛,并指导学生获得多项省级专业比赛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