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汉口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艺”抹星火与“艺”韵星澜两支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广水市,以艺术为笔、创意为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两队各展所长,用不同方式诠释艺术与乡村的深度融合,让文化在田野间焕发新生。
01以墙为媒,绘就乡村新景
"艺"抹星火暑期实践团深入乡村开展墙绘创作,通过实地调研挖掘当地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成果,将斑驳老墙化作艺术画布。团队成员精心绘制,把乡土元素转化为绚丽画卷,既提升了村容村貌,又打造出具有独特辨识度的乡村艺术景观,为乡村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以艺术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进一步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02以文塑旅,激活景区活力
与此同时,“艺”韵星澜暑期实践团则扎根三潭风景区,围绕文旅资源活化开展工作。团队通过实地调研景区资源、参观地方博物馆,系统梳理地域文化特色,并与当地政府部门深入交流发展思路。结合调研成果,团队设计推出一批兼具实用功能与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助力“文化变现”,为景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03多元融合,共促乡村振兴
两支团队以青春之力扎根乡土——一个以“物”传情,让文创承载地域文化;一个以“景”动人,用墙绘点亮乡村风貌,生动展现了艺术赋能乡村的无限可能。这些实践印证着:乡村振兴需要多元力量,无论是设计巧思还是艺术创作,都能成为激活乡村活力的“金钥匙”。当青春智慧邂逅广袤田野,不仅为广水注入了蓬勃发展动能,更让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愈发清晰可盼。


04学生感悟
社会实践这段时间像闯进了另一段人生。正午的墙透着灼热气浪,颜料桶烫得硌手,掌心被汗水泡得发涨,可每当收工,望见空白墙上晕开片星空,听老乡们围着念叨“真不赖”,那股子踏实的欢喜,是空调房里永远养不出的劲儿。
——2024级环境设计1班(专升本)刘浩涵
在广水画墙绘时,天天累得抬不起胳膊,满身颜料。但看光秃秃的墙渐渐有了色彩,心里慢慢被填满。磨破的袖口、蹭脏的裤子,都成了珍贵记号。原来,用画笔给陌生土地添点生气,是这么踏实的事。
——2023级艺术与科技2班张文哲
今夏,我随“艺”抹星火社会实践团队赴湖北广水。烈日下,汗如雨下,从晨曦到夜幕,乡亲们的赞扬给予了力量,团队的温暖驱散疲惫。花了的小脸,脏了的衣裤,让疲惫成了勋章。颜料挥洒乡村新貌,热情赋予实践。这是课堂外的成长,更是青春的担当,以艺赋能,期待再次将艺术挥洒乡土。
——2023级视觉传达设计3班熊露瑶
此次实践让我对艺术有了新解:墙面不只是画布,创作要贴合村民生活。团队协作中,我们迎难而上,突破阻碍。与大家相处、和村民交流,我学会了倾听与谦逊,也真切感受到“艺”抹星火的力量——星火虽微,聚便有光。
——2024级艺术设计1班郑蕊
我随“艺”抹星火团队赴广水实践,团队互助融洽,老师赤诚相伴、风雨与共。烈日下,我们蘸着阳光作画,汗珠融于色彩,墙绘在热浪中绽放,每一笔都为乡村振兴添力。此行懂了民俗人情,感了乡土热忱,深受触动。未来,我会带着所学,以微薄之力助乡村振兴绽放万紫千红。
——2024级视觉传达设计1班陈金燕
今年夏天,我跟着“艺”韵星澜社会实践团来到湖北广水。参观大自然农业加工厂时,机器的有序运转和产品的新鲜气息让人印象深刻;攀爬三潭瀑布景区,壮美的瀑布与葱郁的山林,又让我沉醉在自然的馈赠里。设计文创时,我们同心协力、互相配合。这次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知识只有扎根实践,才能绽放最动人的光彩。
——2023级产品设计2班刘思嘉
去广水三潭考察时,我真切感受到了这里山水与故事交织的独特韵味。青檀林里苍劲的枝干、三潭中清澈的碧波,还有“一线天”的奇险,都让人印象很深。设计文创的时候,我就想着把这些自然元素和当地的历史传说结合起来,让每件作品都带着三潭的气息,成为能触摸到的记忆载体,在视觉和触感的交融中,把三潭的灵韵与传奇呈现出来。
——2023级视觉传达设计1班纪宛廷
这次广水三下乡,我们十人团队因明确分工而高效,因默契协作而凝聚。从挖掘高贵三潭的文化肌理,到把山水灵韵与历史底蕴融入文创设计,分歧在磨合中渐渐消弭,创意在合力中不断绽放。这段经历让我们深深明白:团结不是强求众口一词,而是为了共同目标汇聚起每个人的光芒。那些并肩探索的足迹、携手完成的作品,都成了这个夏天最珍贵的注脚——它教会我们,一群人同行,能让文化的温度传得更远,也让成长的印记更加深刻。
——2024级视觉传达设计1班黄修胜
作为“艺”韵星澜社会实践团的一员,这次广水探索之旅让我收获满满。从自然工厂里对匠心的坚守,到农家小院滑肉里的烟火温情;从博物馆文物镌刻的历史脉络,到三潭山水流淌的灵韵诗意,每一步都在触摸文化根脉。我们将产业、民俗、历史与山水融于笔端,让文创产品成为文化的新载体,这场实践既是感悟更是成长,而我们正想用创意让广水之美生生不息。
——2023级视觉传达设计1班孙嘉雪
考察广水三潭风景区时,我总在琢磨:怎样让文创既能留住山水之美,又能藏住人文故事?青檀林的挺拔、三潭瀑布的弧线、进士桥的吉祥寓意,都是天然的设计素材。用这些元素创作,能让作品既有视觉上的灵动感,又能勾起游客对这里历史的好奇。这样一来,文创就不只是纪念品,更成了连接风景与记忆的纽带——让人一看到它,就想起三潭的峭壁清泉,还有那些流转的故事。
——2023级视觉传达设计1班李舒妍
(审核:文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