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洞察赋能设计教育——产品设计系举办‘从生活方式到用户研究’教学方法专题讲座
日期:2025-06-12  发布人:艺术设计学院  浏览量:2

2025年6月12日,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于二教2207教室举办专题讲座,邀请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胡康教授进行题为《从生活方式到用户研究:挖掘产品教学中的深度洞察方法》的学术分享。讲座系统阐释如何通过深度用户研究构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友善连接,为产品设计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提供创新思路。通过案例解析、课程融合路径规划等维度,为产品设计专业建设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推动人才培养向“专业扎实、社会担当、创新驱动”方向升级。

image.png

image.png

胡康教授以“生活方式”作为切入点,强调设计应植根于对社会文化结构和生活状态的理解。他提出观察—共情—重构三阶教学法,这一教学理念与我系在《产品交互设计》《产品系统设计》等课程中实施的“情境构建+问题定义+原型测试”的教学模式相契合,为我系构建以用户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也为我系《产品调研方法》《设计心理学》《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等课程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案例,有助于推动“以市场为导向”的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image.png

讲座最后,胡康教授对产品设计的学习路径与专业发展提出建议。他强调,学生应夯实知识根基,提升以专业思维提问、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判断的能力。他指出,国际设计教育中,英国设计委员会、斯坦福大学d.school及IBM公司等均以“双钻模型”构建完整的设计流程教育框架,从问题定义到创意生成再到用户测试,构建系统性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特别是在当前AIGC技术广泛介入设计实践的大背景下,胡康教授鼓励学生积极拥抱时代变化,将AI工具与创意思维融合,提升设计效率与质量。这一理念契合我系推进“AI+设计”方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有助于推动AI赋能产品设计创新等新兴课程模块的建设,为学生构建面向未来的数字设计能力。

image.png

在讲座尾声的互动交流环节,师生积极参与,就考研规划与竞赛能力提升等话题展开提问,现场气氛热烈、思维碰撞频繁,体现了产品设计系师生高度的学术参与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

对于考研备考,胡康教授给出了关键建议:除了文化课之外,学生更应在专业课学习上持续发力,避免顾此失彼,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与表达能力;学生应尽早了解目标院校的招生计划、考试科目及导师研究方向,主动获取相关信息,做到有目标、有准备。

image.png

针对“如何进一步提升竞赛能力”的问题,胡康教授分享了以下经验:采用“反向建模”方法,分析优秀案例,通过结合AIGC等智能工具提取可取部分,再进行个性化创意重塑;加强软件能力训练,掌握建模基础的同时,提升渲染能力,尤其在Photoshop等后期工具中增强质感表现;深入理解生活场景和用户痛点,避免形式主义的“无用设计”,通过真实观察与访谈获取有价值的需求点。

image.png

在回应“如何正确使用AI辅助优化竞赛方案”这一问题时,胡康教授强调:

关键词逻辑构建尤为关键,设计者应先建立对创意的清晰认知,AI工具只是扩展视野的辅助工具;鼓励学生通过AI生成多个阵列化方案,再进行人工筛选与整合,通过对比实现方案最优化。

问答环节不仅解答了师生关切的问题,也在“如何将课程教学与未来发展有效衔接”方面提供了可行路径,对我系在考研指导与竞赛支持方面的持续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此次讲座主题明确、内容丰富,为产品设计专业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宝贵启示。未来,产品设计系将继续以专题讲座为平台,引入优质高校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视野,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动教学高质量发展,培养具备扎实专业能力、社会责任与创新精神的设计人才。

(审读人:文宇良)

收藏本页